國債正式納入三大指數,中國債市利好,城投債仍有機會
2021-4-8 17:48:34 點擊:
北京時間3月30日早上,富時羅素確認將中國國債納入其世界國債指數(WGBI),權重為5.25%,將在36個月內分階段納入,自今年10月29日開始生效。
這是繼中國國債在被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債券指數、摩根大通旗艦全球新興市場政府債券指數后的又一歷史性突破,意味著萬億資金即將進入中國債市。和合資管認為,在全球經濟逐步復蘇,中國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情況下,2021年的中國債市值得期待。
外資進入中國債市勢頭不減
根據中國中央結算公司數據,截至2020年末,境外機構在中央結算公司持有的中國債券達2.88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萬億元人民幣。也就是說,2020年一年內外資凈增持了1萬億元人民幣中國債券,這個規模和速度在全球名列前茅。
國家外匯管理局3月26日發布的2020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顯示,2020年,境外對中國債券投資凈流入1905億美元,增長86%;股權投資凈流入641億美元,增長43%。和合資管表示,得益于中國經濟的持續復蘇和人民幣的穩健政策,在此前的全球債券拋售潮中,中國債券市場抵御住了沖擊,迎來利好形勢。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債券市場的基礎設施日驅完善,債券種類日益豐富,和合期貨預期,未來全球增持中國債券的比例還將有很大上升空間,中國債券市場的各類產品也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中國地方政府債券市場發展迅猛
1954年,中國推出了第一批主權債券,到1983 年,國有企業發行了第一批企業債券以支持中國的國家發展戰略,中國首次出現了信用債。之后,各種細分的市場開始擴大規模,并向國內外投資者提供各種各樣、不同期限的債券產品,包括政府債券和準政府債券、信用債券、金融機構發行的金融債券、國債期貨、綠色債券和資產支持證券等。其中,由財政部監管的中國地方政府債券市場發展迅猛,如今其規模已超過了主權債券市場,也成為世界最大的債券市場之一。
其中,城投債成為中國地方債券市場的常青樹。城投債的發行主體是城市建設投資公司,即地方國有企業,主要是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發行債券。城投債以融資為發行目的,募集的資金主要用于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公益性項目,因此城投債也被視為地方政府的隱性債務,有政府信用做背書。
近幾年,國家對城投債的擔保形式做出了調整,一方面加速了城投并購重組,優勝劣汰,留下資質好、評級高的城投公司,一方面促成了城投主體形成自身的擔保體系。根據行業研究,截止2020年中,14%的城投公司對其子公司或其他城投公司發債進行擔保。在產業主體給城投債做擔保的情況中,以地方大型企業給地方城投發債做擔保的形式為主。此外,還有擔保公司、再擔保公司、信用增進公司對城頭發債進行擔保,共計840多只,合計債券余額5600多億,占有擔保的城投債的一半。
和合資管表示,城投債的發行有嚴格的流程,不僅要滿足相關主體資質,還需要三方審計機構、律師、評級機構出具相應報告,報地方發改委審批,經人民銀行、證監會批準后,才能正式走分銷和發行流程。如今存留下來的城投債券大多為評級AA+、AAA以上較高信用主體發行的債券,還款能力較強,資質較好。加上多維度的擔保體系,有利于城投債在轉型過程中實現高質量發展。
城投債仍有投資機會
截至2020年12月,全國城投債余額為10.59萬億元,較2019年末增長了17.63%,占全國信用債比重達27.44%。據機構預測,2021年預計城投債發行規;蛟4.3至4.6萬億元之間,具備廣闊的市場空間。和合資管認為,與其他投資品相比,債券投資勝在穩定,且風險較低,在權益類市場變動的一年,作為固收類的債券是良好的穩健選擇。在方興未艾的中國債市機遇中,城投債作為債券市場的常青樹,在2021年仍然具有較好的發展趨勢。
2021年3月26日,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地方國有企業債務風險管控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地方政府和地方國有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防范化解重大債務風險,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并要求國務院國資委督促指導地方加強國有企業債務風險管控。該文件從監測預警、管控負債率、規范資金用途、防控債券違約等各方面提出要求,進一步加強了對發行城投債的地方國有企業的風險控制。
和合資管認為,總體而言,城投債在未來仍然在中國地方經濟驅動發展過程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同地區的城投債投資風險仍然存在差異,之前的永煤違約也體現出信用違約引發的區域系統性風險。為了減小投資風險,投資者需要從地區發展的基本面、流動性得分、信用利差、存量債余額等方面對當地政府治理和城投公司資質進行具體分析,最大程度地規避風險,做出理性的判斷。
- 上一篇:經濟遠未達到美聯儲目標 需要“一段時間”的支持 2021/4/8
- 下一篇:熱烈慶祝我公司官網成功登陸韓國naver搜索引擎 2016/3/23